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憂鬱的顏色是灰色





常聽到「扮黑臉」、「戴綠帽」、「開黃腔」
疑?不懂的人乍聽下還以為你頭上真的有頂綠色帽子呢!
顏色不只有文化意義,也與心理狀態有關。
像是在英語中,「藍色」表示憂鬱、「綠色」表示嫉妒。
但是憂鬱真的是藍色的嗎?有沒有科學根據呢?不如直接問問憂鬱患者吧!

南曼徹斯特大學醫院的教授 彼得‧霍威爾(Peter Whorwell) 與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團隊找了105位健康人、108位焦慮患者、110位憂鬱患者做心情與顏色的聯想。

研究人員先製作了一個色表,包含不同色相(hue) 與明暗(brightness),好讓參加者能更容易選擇顏色。
接著請上述的健康人、焦慮患者與憂鬱患者回答三個問題:
  1. 你覺得哪個顏色最有吸引力?
  2. 你最喜歡哪個顏色?
  3. 根據你過去幾個月的心情聯想一個顏色,是什麼顏色?為什麼選擇它?
結果發現不論哪個群體,黃色是最多人覺得有吸引力的顏色,藍色是最多人喜歡的顏色。 
但是健康人大部份用「黃色」來代表自己的心情(39%),焦慮和憂鬱患者大部分用「灰色表示心情(70%和79%)。

接著研究者另外找了255人,請他們依據顏色連結的情緒是正向/負向,將顏色分類。 
發現 黃色 被歸類為正向的顏色, 藍色 是中性,而 灰色是負向的顏色。
另外,明度越高(越淺)的顏色,被越多人認為是正向的顏色,反之亦然。
雖然英語中憂鬱是藍色的,但是人們直覺想到的其實是灰色。 這讓我突然想起,香港人會用「今天心情很灰」來表示情緒低落,聽起來真有幾分道理呢!

文獻來源:Helen R Carruthers, Julie Morris, Nicholas Tarrier and Peter J Whorwell. The Manchester Color Whee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way of identifying color choice and its validation in healthy, anxious and depressed individuals. 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press) https://bmcmedresmethod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471-2288-10-12

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年長者慢走,「走」得快!



直至2015年,全球估計有4680萬人患有失智症
此疾患更是銀髮族群中造成殘疾壽命損失的原因之一…」
斗大的新聞標語曾如此硬生生地刺入我眼簾,也提醒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得不重視『失智』這門重要的課題。

相信每個人生命中多多少少有參與過陪伴失智老人這樣的經驗,在這樣的陪伴下多多少少是參雜著複雜的情緒及無力感吧?且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因此識別潛在的危險因素將是當前研究人員致力以供日後防範治療的關鍵對策。





最近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他們將目標鎖定在步行速度的變化,極力想找出步行這項行為與思考和決策能力退化以及失智症間三者的關聯。他們在上週才剛於《美國老年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發表了這項研究。

在此項研究中,使用了從2002年到2015年收集到的縱向研究資料,對象為住在英格蘭60歲以上近4000名的老年人。與其他研究不同之處是,他們先在2002 - 2003年和2004 - 2005兩次評估了參與者的步行速度,之後更後續追蹤參與者在2006 - 2015年的測試後是否患有失智症。




整個實驗結束後,他們比較了那些發生失智症的人的特徵(n = 289)和那些沒有發病的人的特徵(n = 3,643)。研究發現那些發病的人平均年齡較大較少富裕認知和行動能力較差行走速度顯著較慢,並且比那些沒有發生過癡呆症的人更可能患有中風或抑鬱症狀

研究更進一步顯示,近4000名老年人中,在兩年內步行速度下降幅度較大的人也有較高罹患失智的風險。那些在進入研究時思考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較差的人,以及在研究期間認知能力下降更快的人,也更有可能被診斷為失智症。




但研究人員也只能暫時得出結論,步行速度較慢的老年人以及隨著時間推移步行速度下降較多的老年人患失智的風險增加。

步行速度的變化以及老年人思考和決策能力的變化是否共同影響失智症的發病風險,則需要往後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了解其中的關聯性,所以也不能反推論出步行速度的增加會減少失智風險的可能性




失智症對現代人而言,就像一種慢性死刑,目前無法治癒,亦不能確定它所有的發病因子,發病後更是只能讓失智患者隨時間洪流的推瀾下老去,但若我們能從此刻開始意識到步行速度與失智的關聯性,及早發現及早做準備,這或許是我們現在面對失智這殘酷殺手的唯一方法

自從上了大學後,在外地求學的遊子應該都曾有過這番體悟:回家看看兩老逐漸變成一件難事。之後若是在他鄉工作應該更沒有時間了吧,趕緊趁著連假期間趕快回家陪陪父母出外走走,也能及早看出他們走路步伐的變化,以提醒他們快走的重要性噢!




參考文獻:Ruth A. Hackett, Hilary Davies-Kershaw, Dorina Cadar, Martin Orrell, Andrew Steptoe. Walking Spee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ementia Risk in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8; DOI: 10.1111/jgs.15312

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嬰兒喜歡聽小baby的聲音,也喜歡大人裝娃娃音!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看小baby,但誰喜歡聽他們說話?」

:……答案是小baby自己!


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傳播學院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六個月大的嬰兒比起成人的聲音,更喜歡聽小baby的聲音。





研究人員試著用特殊工具合成聲音,分別做成模仿成人女性和嬰兒的聲音,並讓聲音重複播放,透過一系列的實驗,來測量嬰兒對每個聲音注意的持續時間,發現嬰兒對模仿嬰兒的聲音有著特殊偏好,平均來說,聽嬰兒聲音的嬰兒比起聽成人聲音的嬰兒,注意時間長了將近40%
在這實驗中,我們大可以排除這些嬰兒只是偏好熟悉聲音這個選項,因為他們根本還不會說話,所以他們聽到的嬰兒聲音也不是日常體驗的一部份。




有些嬰兒會以其他方式展現他們對聲音的興趣,尤其是當他聽到類似嬰兒聲音時,他們會試著微笑或是抽動他們的嘴巴,似乎是意識到這些聲音就是他們可以發出的聲音,即使他們以前沒聽過類似聲音。
麥吉爾大學的Linda Polka教授這麼說:「或許當我們提高音調像嬰兒說話時,實際上是在試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聲音。」


事實上,嬰兒通常在和自己獨處時發出聲音,也表示他在這段時間沒有和他人有互動或是接觸,而是透過花費大量時間來移動嘴巴和聲帶,來創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
Linda Polka教授也推論:「作為成年人,我們使用語言來溝通,但其實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來說,探索聲音似乎更重要,而非著重於溝通。」


「和小baby說話時,記得裝可愛!


你還在煩惱你們家小baby顧著玩玩具,而不想理你嗎?
還是他做了調皮搗蛋的事情而不聽勸告?
或是他有其他同年齡的玩伴而忽略你嗎?
:試著調高音調吧!並且裝可愛模仿他們的聲音,相信會和過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實驗除了找到娃娃音可以提高小baby的吸引力之外,也對於嬰兒語言障礙問題有重要突破,可以發現嬰兒偏好聽嬰兒的聲音,並進而推論出這是一種有助於啟動並學習如何說話的關鍵過程,這也象徵將可能有新的途徑來幫助嬰兒解決妨礙他們語言技能發展的問題,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看見這項研究被應用在醫療上且造福人類!


你是乖狗狗嗎?與狗說狗狗話竟然能增進與寵物的連結!


「小白、小白,誰是最棒的乖狗狗啊!?」

       你的身邊是否也有一群這樣的人?總是用高八度的音調跟小狗說話,彷彿寵物真的能聽懂,先別覺得他們像是甚麼都不懂的自嗨傻蛋,英國研究證明,所謂的“狗狗導向語言”可以提高寵物們的注意力。當主人與狗狗進行對話時,只要用對語調和內容,就能有效的增進人與寵物的關係、加深彼此的情感連結。

       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的研究團隊找了一群人和狗做狗指導語言對關係的影響。為了知道人和狗的連結是否會受到語調和內容的影響,他們將參與者與一隻成年狗放在同個房間,讓狗聽狗狗導向語言,例如:用較高的語調說出「你是隻好狗狗」、「我們去散步好嗎?」,然後另一個人用成人導向的語言對狗狗說:「我今晚去了電影院」。他們測量狗狗在進行對話時的注意力,並且讓狗選擇牠想要有肢體互動的人。

       艾力克斯·班傑明博士(Alex Benjamin)表示他們發現成年狗似乎更想跟那些說狗狗導向語言的參與者玩。為了讓研究人員了解究竟是高語調還是字詞吸引狗狗,參與者在狗狗導向語言中加入了非狗相關的字詞以及在成人導向語言中加入與狗相關的字詞。當混合高低語調及有無狗相關字詞時,牠們沒有表現出偏好哪一方,研究人員因此假設成年狗需要聽到參與者用有情緒的高音調聲音說出狗狗相關字詞以發現這兩者是相關的。

        如果你覺得你的狗狗,不像別人家的一樣,總喜歡跟著你到處蹭、撒嬌、搖尾巴,不如先從對牠說狗狗話開始吧!例如用較高、充滿感情的音調說「你是不是想出去玩呀」、「真是一隻乖狗狗呢!」,也許牠會從原本對你愛理不理的態度,透過這樣增加連結、親密感的方式,從而變成你最好的朋友呢!

學音樂的孩子真的會變聰明嗎?那這幾年的鋼琴課程費用應該沒有白白浪費吧!



常常聽老一輩的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學音樂的孩子會聰明!家裡的老媽子就一頭霧水的拖著我們去學音樂。但是學音樂真的會像他們說所的那樣嗎,變聰明?

加拿大心理學家為了解除大家的迷思和疑惑,進行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研究!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的教授(Dr Laurel Trainor)和他的研究团队为了调查学音乐是否真的会带来影响,他们在12位学生中做了为期一年的调查,6位是有学音乐的学生,另外6位则没有。

    在受試者中,6位(5男,1女)參加了鈴木音樂培訓課程(Suzuki),而另外六位(4男,2女)則沒有參加音樂培訓。在這個培訓中,課程教師都是以同一個方式進行教學,在培訓中教師也會增加聽力和感知敏感度的訓練。而學生們都是實驗前從未接觸過音樂培訓,生活背景(父母的經濟能力,支持程度)都是類似的。


實驗結果

    實驗過程中,一年有四次的實驗將會使用腦磁圖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來測腦活化區域,包括實驗前測(第一次)和實驗後測(第四次)。





    研究顯示,學音樂的孩子在一年後的受測結果中,不只聽力和腦活化區域都有逐漸上升,他們發現記憶力和IQ都有增加的傾向。教授也解釋說,也許這是因為音樂鏈接了我們腦部的活動區塊,也讓記憶力和IQ的區塊更活躍了,所以有逐漸上升的趨向。

 總結來說,學音樂的孩子,腦子比較活躍,不只聽力會進步,記憶力和IQ都會相對提升。

所以父母們,還不讓你的孩子學音樂嗎? 


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讀書之餘,讓孩子可以上音樂班,甚至讓孩子們學習他們想要的樂器(鋼琴,小提琴等),這可能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意願,也可以達到音樂帶來的好處,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我的看法

我認為這個實驗結果可信度很高,因為第一,他們不止控制了受試者的背景(包括父母的經濟能力,支持程度等),還控制了前測(學生在實驗前都沒有接觸過音樂學習)。除此,這個實驗可以驗證很多家長們心中的疑惑,是否音樂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帶來好的改變。但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音樂,而不是在強逼的情況下被強迫學習。


文獻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6/09/060920093024.htm

「科技冷漠」其實不「冷漠」?

你一定常常在朋友的限時動態看到這樣的狀況:拍著身邊的朋友都在用手機卻不互相聊天,打著大大的兩字「科技冷漠」,表達了對科技冷漠的嘲諷與些許不滿。


在臉書、IG越來越多人使用的現代,越來越多人選擇用社群媒體來聯絡感情,在臉書剛開始流行時確實為生活帶來不少樂趣。但隨著人們使用時間越來越長、過度使用,導致所謂的「科技冷漠」,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社群媒體的發達讓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情感變少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社群媒體是不是和科技冷漠根本沒關係呢?
x






(圖片來源:https://pin.it/mxw6qaxud4pfqe

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和堪薩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的三位研究者,他們在這次的實驗計畫找了1987年時曾做過LSAY(美國青少年縱向研究)的7年級、10年級的受試者,來做為這次實驗的受試者,也就是說經過20年這群受試者為31~35歲不等。

LSAY全名為 " Longitudinal Surveys of Australian Youth " ,中譯為「澳洲青少年縱向研究」,用以了解青少年生活中的關鍵轉變和生活方式。"  

\\ 這項研究主要是想探討甚麼呢?
「社群媒體」和「減少了面對面的互動頻率」有無直接關係,是研究學者的研究重點,最一開始當然是依照普遍的認知來進行假設:社群媒體確實減少了面對面的互動頻率。

\\ 研究進行方式
研究方式採用問卷的方式來調查,受試者被要求連續三年(2009, 2010, 2011)都回來參與問卷調查,題目主要著重在測量「社群媒體使用」、「社交直接互動」、「情感良好」的向度,藉此了解受試者使用社群媒體的狀況。

\\ 研究結果推翻了學者的假設?!
依照普遍的認知來說,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我們花在他身上的時間也就越多,理應是減少我們面對面互動的主因。

但是研究結果卻不然。

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在2009年稱自己使用了許多社群媒體的受試者,在2010年並沒有減少面對面的互動頻率,而在2011年的問卷分析結果顯示,「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與「面對面互動頻率」也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2009~2011年社交媒體使用頻率的變化與2010年的幸福感呈正相關。
其中社交媒體的使用方式也會影響幸福感的高低。舉例來說,研究者在觀察Facebook的使用情況時,發現被動的使用Facebook(例如: 滑動態頁面)與減少的幸福感相關,而直接通信(例如,私下傳訊息)並沒有任何減少的結果。













(圖片來源:https://pin.it/wbo6c2ck2q2mwd

從上述結果來看,儘管社群媒體佔了我們越來越多的時間,但是面對面的互動頻率卻和社群媒體沒有直接的關聯,這又代表了甚麼呢?


\\ 科技「冷漠」是誰的錯?
社群媒體肯定是現今的主流之一,我們每個人也因為社群媒體的方便性而花了更多時間黏著在這些平台上,隨著時間過去,也有越來越多人忽略了面對面的互動,但這真的都是社群媒體的錯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決定把面對面互動的時間,拿來用在社群媒體上,是誰決定的呢?是社群媒體命令的嗎?

不是,一切都是我們自己下意識決定的;是不是減少了有溫度的面對面交談,也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科技冷漠其實並沒有減少了我們跟人面對面的互動,我們也不能把這些現象都歸咎於社群媒體的普遍,況且決定如何與何時使用社群媒體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畢竟科技來自於人性,不管科技如何發達、如何便利,我們還是得好好地面對科技以外的世界啊!

下次你好不容易約出來吃飯見到面的朋友們,如果還是各自玩手機的話,不如就由現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做出一些改變,放下手機主動和他們聊天,讓你們不再科技冷漠吧!


(圖片來源:https://pin.it/7dq66rwvtxrv4y


參考文獻:Jeffrey A. Hall, Michael W. Kearney, Chong Xing. Two tests of social displacement through social media us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8; 1 DOI: 10.1080/1369118X.2018.1430162

想將回憶外帶回家?拍照可能使你忘記更多


 
 在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現代人已經很習慣在各種場合下拍照留念。不管是偶像的演唱會、盛滿美食的餐桌上,或是每隔一陣子便會冒出的打卡盛地,我們總是希望透過留下影像讓美好記憶長存。但如果今天告訴你,拍照這個行為不如想像中一樣能夠輕易地把記憶整組「外帶」回家,反而還會讓某部分記憶喪失。你還會覺得非拍照不可嗎?

  心理學家亞力山卓.貝拉席(Alixandra Barasch)與她的團隊找了近三百名受試者到展覽館做實驗探討拍照對視覺與聽覺記憶的影響她們募集近三百名參與者到美術館觀賞古文物展覽,並且分成拍照組與非拍照組。兩組觀展時皆需要聆聽語音導覽,而拍照組能夠任意拍攝展覽內容且至少要拍下十張照片。觀展後兩組會馬上做選擇題測驗,測驗內容如展品名稱或是語音導覽內容,藉此知悉參與者是否確實記住展覽的資訊。為了排除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心理學家也建構一個VR藝廊讓參與者能夠在虛擬實境中進行同一個實驗(拍照組可以透過按鈕來拍下他看到的畫面)
   
  結果顯示不管是在實體還是VR展場,拍照組相較於非拍照組對展品名稱或是其他視覺內容都有較好的成績,即便參與者沒有為該展品拍下照片,數據仍顯示他們記下的資訊比非拍照組清楚;然而在語音導覽的部分,拍照組的成績就遜色於非拍照組。換句話說,研究結果顯示出拍照這個行為使人在視覺記憶的部分強化,卻同時削弱了聽覺記憶。

  世界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新奇事物等我們發現,即使是平凡的日常也同樣值得我們珍惜。人們因為不想輕易遺忘美好的一切而發明了各種工具協助我們,相機不斷地改良與輕量化讓現代人能夠便捷地得到影像,但如果今天告訴你按下快門的過程中可能使你忘記演唱會當天偶像的歌聲、鋪滿烤培根和荷蘭醬的班尼迪克蛋的口感,與徜徉在花海中漫盈的香味。下次拍照前,你會不會再多考慮一下呢?

 
 

-

參考資料:




你的手就是我的止痛藥!牽手有益舒緩疼痛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大病一場、半夜噁心吐倒在馬桶邊,伴侶牽著你的手陪伴在旁,希望能透過手的溫度傳遞關心、讓你好一點;或者失戀的時候,親人好友握著你的手聽你哭訴種種心碎或不甘,告訴你他們知道你的感受?

  單單握著手,身體的不適、心中的苦痛,都好像因此而沒那麼嚴重了,此時此刻,身旁的這個人感覺是真的懂你的。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帕維爾‧戈爾茨坦(Pavel Goldstein),在陪產的過程中,因為牽著自己太太的手而有了這樣的發想,於是和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這種社交觸摸的緩解疼痛機制進行了研究。

  他們找來了22對年齡介於23至32歲之間,並且在一起1年以上的異性戀伴侶當作實驗的對象。作為實驗刺激,女生的左手臂上被裝置了熱電極,在實驗中會接受輕微的熱痛,男生則作為伴侶兩人之間的觀察者,並分成三種情境:坐在一起並且牽手、坐在一起但不牽手、分別坐在不同房間,以及有無熱電極刺激。兩人皆戴上EEG測量腦波活動,根據這些實驗條件紀錄腦波。

  實驗結果發現,無論是否有牽著手,僅僅是在一旁陪伴,和注意力有關的某些α-mu波段的腦波就出現了同步的現象。如果這時候加上握著手,同步的現象便大幅提高,這樣的同步也和緩解疼痛的強度、以及同理心推估的準確性有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像是握著手此類帶有同理的觸摸可以讓人覺得被理解,也能激活大腦中鎮痛的機制,因此達到緩解疼痛的功效。

  同理心讓我們與親近的人能夠推知彼此的感受,也能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關心、對關係經營的用心。不過呢,若是下次遇到親近的人身處悲傷的情境、不小心踢到桌腳痛得捧著腳趾頭哇哇大叫,甚至是伴侶正在經歷分娩的痛楚,想要給對方更多「我懂你」的感受,別遲疑不決了,不妨就牽起對方的手,同步一下彼此腦波吧!

參考文獻:Pavel Goldstein, Irit Weissman-Fogel, Guillaume Dumas, Simone G. Shamay-Tsoory. Brain-to-brain coupling during handholding is associated with pain red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201703643 DOI: 10.1073/pnas.1703643115

吃深海魚油能夠讓孩子變聰明嗎?


[小敏,吃完晚餐記得吃魚油哦!]
[可是媽媽,我不喜歡魚油啦,它好大一顆,很難吞下耶!]
[寶貝,要多吃魚油,腦袋會變聰明,記憶力會變好,數學運算能力也會加強,考試才會考得好哦!]
[好吧。。。希望我考試都能拿100分啦。。。]
[寶貝吃了魚油一定都能考高分!]

大家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形呢?父母親會鼓勵小孩吃魚油,說吃了魚油腦袋會變聰明,考試會考得更好!但是,吃了魚油,真的能增強記憶力或促進學習能力嗎?

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及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研究者找來了376位7至9歲學業表現能力較弱的學生分別在家裡及學校,在吃了魚油前後由家長及老師分別測量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工作記憶。

研究者首先將所有學生透過標準化單詞閱讀測驗,“The British Ability Scales” (BAS II)進行篩選,只有分數少於20%的學生才能繼續進行實驗。之後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每天固定服用600豪克的DHA(來自海藻油),主要是透過3次每次服用500毫克每顆含200毫克DHA的魚油膠囊;而另一組則是服用顏色及口味與魚油相似的玉米油或者大豆油膠囊。研究團隊提供了學校16個星期魚油膠囊的分量,並在學生每天享用午餐時分配每人三顆魚油膠囊。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也提供家長們16個星期的魚油膠囊分量,以讓他們在週末、學校假期及孩子沒去上學時讓孩子服用。

16週過後,研究者們透過評估閱讀能力、工作記憶及行為表現這三個部分來研究吃魚油對孩子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這兩組學生於實驗前後在這三個部分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此研究是為了複製之前的研究,DHA-Oxford-Learning-and-Behaviour (DOLAB I)在研究DHA對於閱讀能力、工作記憶及行為表現這三個部分的有益影響。可是,這個研究並沒有在學習及行為表現上複製成功,說明此研究並沒有足夠的條件支持魚油對小孩是有益處的。

現今社會從眾現象越來越多,當有人看見或聽見其他人吃某個保健品有效,都會紛紛想要買來試看看。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些產品是否符合我們真正的需求,也不曉得產品是否經過研究證實有效,而導致亂買亂吃的現象。

而事實上,吃魚油並沒有如我們想像中的能夠改善我們的學習能力,與其大筆消費購買沒經過研究證實有效的保健品,倒不如吃自然種植的天然產品,這樣既不會讓自己失望,也不會因此浪費更多金錢。

所以呢,下次購買保健品前,先聆聽自己內心的需求,並看看這個產品是否經過研究證實有效,這樣錢包才不會破一個大洞哦!

×註解×
工作記憶:是一種較短時間範圍的記憶形式,是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的,存在著一個分離的記憶結構,工作記憶依賴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神經環路的功能,尤其是谷氨酸神經元與多巴胺神經元之間的平衡。巴德利和希奇認為,工作記憶具有加工處理信息存儲信息的雙重功能,影響人的許多複雜認知活動。實驗中主要是利用British Ability Scale(BAS ll)Recall of Digits的方式來測試受試者的工作記憶。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3/180301144543.htm
原始文獻: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92909#sec012











社群網站上的負面評價會影響觀眾對於節目的享受程度

  觀看一部電影之前你是否會先上網查看看影評呢網路普及的時代人人都有上網評論一部電影一場球賽甚至是一齣節目如果在社群網站上對於一個節目的評論不甚理想你還會想去收看嗎若選擇觀看那些評論卻可能會在無形中影響了你對於節目的評價彷彿在節目開始前便給你鎖上了一道枷鎖」,讓你對節目生了刻板印象進而左右你對於節目的看法

  佛羅里達大學的T・富蘭克林・沃德爾(T. Franklin Waddell)與賓州州大的S希爾姆・森達爾(S. Shyam Sundar)找來了196位平均年齡19.6歲的年輕人,以幫助他們進行研究。

  此項研究以《超級製作人》節目作為媒材。為了降低參與者們對《超級製作人》熟悉程度的差異,先讓他們觀看十分鐘試播片中的影片剪輯,影片中有著各種笑話,包括性幽默、鬧劇幽默,以及對流行文化的引用。看完後請他們先思考對於此節目的想法以及評論,並在Twitter上搜尋了所有關於這個短片的所有評論(包括正面及負面),請參與者們瀏覽30秒,再記錄每個參與者對於節目的評價。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會傾向接受自己較認同的評論,而這些評論會影響他們對於《超級製作人》短片的享受程度;而正向與負面兩種面向的評論中,又以負面評論的影響最大,負面的評論較容易使參與者認同,並讓他們對短片產生較差的觀感,降低對短片的享受程度,且影響的程度是相當大的。

  我們比自己想像的更容易受到他人言論、評價影響,哪怕是在社群網站上小小的一篇評論,皆有很大可能會左右我們對於一個節目的享受程度。因此,在欣賞完你期待的節目之前,先放下你的手機、平板,好好沈浸在節目帶給你的歡愉中吧!


流行音樂改變你對性別概念的價值觀



        「你最近有沒有看過很紅的Youtuber團體翻唱外語歌曲成中文版啊?」
        「有啊!影片超好笑的!平常我都聽不懂那些歌詞在說什麼,他們翻唱完真的有略懂略懂的感覺。」
「但是我覺得有些歌曲翻起來好像有點色情的味道,你會不會也這樣覺得啊?」


        隨著傳播媒體的普及,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來自各國的音樂,尤其是你知道那些你聽不太懂得外語歌曲,在歌詞背後所隱藏的意涵,可能帶有性/別暗示嗎?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P. Cougar Hall等三位學者,分析了自1959年至2009年「告示牌百強單曲榜(Billboard Hot 100)」中,帶有性相關字詞的歌曲,以十年為單位進行歌詞分析,總共分析了600首歌,來探討音樂如何影響人們。

        他們先將這些歌曲的歌手進行分類,以性別與種族做為不同的區分,比較在這些類別中,歌曲裡是否包含了親吻、擁抱等親密行為,甚至是隱含了與性行為相關的字句。同時也比較年代間的差異,例如:2009年比起1959年的歌曲是否有較多的性暗示字眼。

        研究結果發現,以性別做為區分的結果,男歌手與混唱的歌曲中與性別相關的字詞是女歌手的兩倍多;以種族作為曲分,白人的歌曲中比較多親吻、擁抱等字眼;非白人的歌曲中隱含較多與性行為相關的字詞。研究學者指出,這些歌詞內容可能會為青少年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女性會過於在意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刻意控制體重、外貌等來迎合那些宛如暗示般的期待,甚至有罹患憂鬱等身心疾病的風險。

        音樂具有感染性,但隨著音樂的普及化與國際化,具有強烈性別化意識的音樂會漸漸影響自我的價值觀。音樂本身沒有錯,只是需要加強大眾對於媒體的判斷能力,良好的落實正確的性/別教育,可以降低錯誤的性觀念,但這一部份還是會受限於文化與習俗的差異。我們能先做的是建立自己正確的觀念,再將其傳播出去、糾正錯誤的資訊。由影響身邊的人開始,一點一滴的改變錯誤的觀念與歪風。


註: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由美國音樂雜誌《告示牌》製作的單曲排行榜,該榜單被視為美國最具權威的單曲排行榜。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9/110906102456.htm

3C成癮的青少年其實並不快樂

你知道嗎?
花費越多時間在手機等產品上的青少年,越難感受到幸福!

2012年後的世代,在手心就能輕易看見全世界。
智慧手機廣泛地被使用,青少年為社群網路著迷。
但是在2012年後,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自尊、幸福感驟然下降,
與使用智慧型產品的時間長度有非常大的關係。
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這也是你的苦惱嗎?


美國機構MTF(Monitoring the Future),長期研究美國青少年、成年人與非法毒品濫用,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進行本次研究。

研究分為兩部分進行。
第一個部分分別找了美國八年級、十年級、十二年級,總人數110萬個學生,記錄其「課餘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次數」,「面對面社交時間次數」,以及以問卷調查五個向度:自尊(Self-esteem )、總體滿意度(Domain satisfaction)、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 )、自我滿意度(Self-satisfaction )、幸福感(Happiness )。


研究第二部分是想探討美國青少年的幸福感急劇降低的原因。
首先,以統計方法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與「花費在各種活動上的時間」的關聯性。
這些活動分為兩種,第一種為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包含社交媒體、簡訊、遊戲、電視等;第二種為面對面的社交互動,例如家庭作業、運動、宗教活動等。
接著研究分析「影響綜合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與「花費在電子產品和非電子產品的時間」的關係,影響「綜合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包含:失業率、股市表現、經濟等。

結果發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在1991年至2011年之間穩定或上升,但在2012年至2016年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很明顯的下降,自尊、自我滿足感、生活滿意度和總體滿意度也都在2012年後下降。

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尤其是8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對生活不滿意,自尊心也較低。相反的,花更多時間在面對面社交活動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但是在12年級的學生中,電子產品與心理健康狀態反而比較沒有很大的關係,顯示越年輕的學生,受電子產品的影響越大

科技時代所帶來的便利,沒想到竟然會是減少快樂感受的原因。電子產品增加了我們生活的便利性,能夠隨時看到自己的朋友正在做些什麼事、喜歡的藝人最近的近況,彷彿世界上人與人的距離正在縮小。這樣的情況固然會讓我們感到愉悅、新奇,甚至會拉近距離感,但是MTF的研究結果卻沒有顯示這樣的交流對青少年的快樂有很大的提升,結果竟然是下降。

是一個讓我們好好思考的機會,究竟在時間上的調控比例、使用頻率是否需要調整?或者我們是否忘記原先面對面的交流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生活環節?想要快樂一點嗎?放下你的手機,出去走走吧!


參考文獻
Decreases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American Adolescents After 2012 and Links to Screen Time During the Rise of Smartphone Technology
Jean M. Twenge, Gabrielle N. Martin, and W. Keith Campbell

Online First Publication, January 22, 2018. http://dx.doi.org/10.1037/emo0000403 

甚麼!原來壓力也是有傳染力的

    


    今天和朋友出去玩,一路上都聽到他在抱怨現在面臨的壓力有多麼大,上課的報告壓得他喘不過氣,和社團同學相處不愉快,又或是和家人有摩擦。原本好好的心情,漸漸地消失不見,應該是開開心心的出遊,卻弄得自己現在和朋友一樣壓力好大。看到上述的敘述,是否覺得似曾相識,而為甚麼會這樣呢?原來壓力就好像流行感冒一樣是有傳染力的。

相關圖片

    事實上,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教授傑迪普班恩斯(Jaideep Bain)和博後生東尼李史德李(Toni-Lee Sterley,找了24隻老鼠來做實驗,探討壓力是否具有傳染性。實驗者將老鼠兩兩湊成一組,並將每組中的其中一隻抓去電擊,電擊完後再放回陪伴另一隻老鼠。之後再測量沒被電擊之老鼠的CRH神經細胞(註1)的反應次數,並和完全沒接受過操弄的老鼠做比較。來探討面對壓力造成的生理現象是否會傳染給沒時實際面對壓力的個體。

    結果得出來的實驗數據用單一樣本平均數t檢定做檢驗後,得出來的P<0.0001,有顯著差異。因此顯示出面對壓力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是會傳染給其他沒有面對壓力的個體。而日常生活中其實也很常遇到類似的狀況,有可能是在和家人相處的過程又或是普通的和朋友聊天。或許就發生在自己看電視的時候,媽媽突然走進客廳開始和你抱怨爸爸多麼懶惰都不做家事自己做的累的要死,劈裏啪啦一直講,原本看電視的好心情就這麼的消失,壓力不斷累積,想趕快逃離現場。又或是和朋友聚餐的時候,話題突然變成他在敘述自己最近的生活壓力多麼大,老闆多麼討厭,整個人的負面情緒大爆發,而在一旁一直聆聽他說話,反而使得自己也莫名奇妙的開始憤世忌俗,壓力爆棚。因此,既然已經知道最後的下場是負面的,何不在事情發生到一半的時候轉移話題,甚至是藉口離開現場,這樣一來對方的壓力就不會像感冒病毒一樣傳染到自己身上。




 
1:一種在面對壓力刺激時,下視丘會釋放出的激素

參考文獻:
  1. Toni-Lee Sterley, Dinara Baimoukhametova, Tamás Füzesi, Agnieszka A. Zurek, Nuria Daviu, Neilen P. Rasiah, David Rosenegger, Jaideep S. Bains. Social transmission and buffering of synaptic changes after stressNature Neuroscience, 2018; DOI: 10.1038/s41593-017-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