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有沒有看過很紅的Youtuber團體翻唱外語歌曲成中文版啊?」
「有啊!影片超好笑的!平常我都聽不懂那些歌詞在說什麼,他們翻唱完真的有略懂略懂的感覺。」
「但是我覺得有些歌曲翻起來好像有點色情的味道,你會不會也這樣覺得啊?」
隨著傳播媒體的普及,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來自各國的音樂,尤其是你知道那些你聽不太懂得外語歌曲,在歌詞背後所隱藏的意涵,可能帶有性/別暗示嗎?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P. Cougar Hall等三位學者,分析了自1959年至2009年「告示牌百強單曲榜(Billboard
Hot 100)」中,帶有性相關字詞的歌曲,以十年為單位進行歌詞分析,總共分析了600首歌,來探討音樂如何影響人們。
他們先將這些歌曲的歌手進行分類,以性別與種族做為不同的區分,比較在這些類別中,歌曲裡是否包含了親吻、擁抱等親密行為,甚至是隱含了與性行為相關的字句。同時也比較年代間的差異,例如:2009年比起1959年的歌曲是否有較多的性暗示字眼。
研究結果發現,以性別做為區分的結果,男歌手與混唱的歌曲中與性別相關的字詞是女歌手的兩倍多;以種族作為曲分,白人的歌曲中比較多親吻、擁抱等字眼;非白人的歌曲中隱含較多與性行為相關的字詞。研究學者指出,這些歌詞內容可能會為青少年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女性會過於在意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刻意控制體重、外貌等來迎合那些宛如暗示般的期待,甚至有罹患憂鬱等身心疾病的風險。
音樂具有感染性,但隨著音樂的普及化與國際化,具有強烈性別化意識的音樂會漸漸影響自我的價值觀。音樂本身沒有錯,只是需要加強大眾對於媒體的判斷能力,良好的落實正確的性/別教育,可以降低錯誤的性觀念,但這一部份還是會受限於文化與習俗的差異。我們能先做的是建立自己正確的觀念,再將其傳播出去、糾正錯誤的資訊。由影響身邊的人開始,一點一滴的改變錯誤的觀念與歪風。
註: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由美國音樂雜誌《告示牌》製作的單曲排行榜,該榜單被視為美國最具權威的單曲排行榜。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9/110906102456.htm
我覺得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以國外的音樂來分析,覺得這個理論有可能不是用於台灣,不一定有普遍性XD
回覆刪除不過文章寫得很棒,加上貓咪直接給讚=)
喜歡這篇的主題!讀來相當流暢,也非常認同性別、性觀念在大眾媒體上需要建立正確的知識。
回覆刪除不過關於種族作為區分而發現的差異,以及研究者的觀點,是否需要多考慮音樂類型以及文化、創作者生長背景的因素,言詞比較不會那麼嚴厲呢?
寫的很易讀~
回覆刪除好奇研究中是否有做受試者(常聽流行樂跟不常聽?)對性別議題或行為之類的問卷,調查他們的價值觀?還是只有單純就歌詞分析?不然感覺這個理論有點不有力...
內文中「以種族作為曲分」,"曲'錯字了~
覺得很有趣,架構也很清晰,結尾也給人很大的省思,覺得很棒!
回覆刪除讀完覺得很驚訝!要慎選平常聽的音樂。實驗似乎只是簡單的統計,好像少了一點科學性。
回覆刪除I lik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s it touches on issues of sexuality and other issues with pop music. Many times listeners would associate what is being said with a specific ethnicity without knowing what the person looks like, the same goes for gender discrimina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portrayal of women. However, it happens in many cultures, especially in Taiwan where I have viewed some music videos which try to mimic American pop music videos. However you are right, music is contagious its just up to us to know when and how to use what is seen.
回覆刪除想問一下,內容提到的部分都是跟性比較相關,但是標題跟推論卻又提及性別,這兩個是一樣的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