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午睡,提升疲憊青少年的上課表現!

Related image
懶洋洋的午後,吃飽午飯後是不是常覺得精神不濟、昏昏欲睡、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呢?這時候,班上的同學似乎都睡死了一片,只剩下幾位勤勞的同學努力地聽課抄筆記。

中醫養生認為,中午睡眠可以補充陽氣。例如《老老恆言》中記載:「每日時至,陽氣漸消,少息所以養陽;時至子,陽氣漸長,熟睡所以養陰也」。

那麼,午休是否能提高青少年的學習效果呢?為了研究午休與青少年的神經認知功能,美國特拉華大學及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者聯合做了這個實驗。

睡眠狀態評估: 這個實驗邀請了363名中國金壇區國一的青少年,針對自己上個月的睡眠狀態填寫了青少年健康問卷。這份問卷包括習慣性夜晚睡眠時間、平時上課的起床時間、習慣性的午睡頻率及長度、自評式睡眠品質及白天嗜睡程度。 針對午休頻率這個問卷,實驗者會問受試者這個問題:“上個月,你普遍進行午休的頻率。”,並讓受試者利用五點量表填寫:“沒有,一個星期少於1次,一個星期1-2天,一個星期3-4天,一個星期5-7天。”之後再針對有午休的青少年填寫午休長度的五點量表:“少於15分鐘,15-30分鐘,31-50分鐘,61分鐘-2小時,大於2小時”,並將他們進行歸類:一組是不習慣午休者,他們平均在一個星期內只午休3天;另一組是中度性習慣午休者,他們一星期內午休3-4天及最後一組的習慣性午休者,他們一星期內午休5-7天。最後他們將午休的長度分成四組:無(0分鐘),短(少於30分鐘),中等(31-60分鐘),長(大於60分鐘)。 針對上個月的夜間睡眠品質的問卷,則是利用四點量表自評:“很好,好,差,很差。”針對白天嗜睡程度的問卷,則是透過填寫:“<1天/星期,1-2天/星期,3-5天/星期,幾乎每一天 ”,分數越高代表較差的睡眠品質或者嚴重的白天嗜睡程度。夜間睡眠長度的計算則是透過習慣性夜晚睡眠時間及平時上課的起床時間的相減。

神經認知功能的評估:
在神經認知功能的測試方面,是由受過訓練的研究助理帶領受試者們於金壇醫院的兒童健康實驗室進行Penn Computerized Neurocognitive Batttery(Penn CNB)問卷的填寫,這個問卷包含了7個測驗評估執行功能、空間記憶、複雜的認知能力及感覺運動功能。不過,這個實驗只專注於三大項目(執行功能、空間記憶、複雜的認知能力)的5個測驗。分別是以下5點:

1.The short Penn Conditional Exclusion Test (sPCET),透過分辨物體的形狀、大小及線的粗細来測驗個人的抽象概念及头脑靈活度,是測試執行能力的問卷之一。

2.The Penn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PCPT),當熒幕出現數字(測驗前半段)及文字(測驗後半段)時,讓受試者按鍵盤的空格鍵來測試專注力及注意力的維持,是測試執行能力的問卷之一。

3.The Short Visual Object Learning Test (sVOLT),透過以1秒出現一個形狀,分別記憶10個歐幾里德形狀(一個藍色,三維圖形內的二維幾何形狀),受試者須要記憶一系列的三維形狀(二維形狀及它們的位置)。在立即再認的階段,熒幕會顯示這一系列10種不同的形狀,每次分別出現一種形狀,要求受試者記憶這10種形狀,另外10個則是干擾選項。之後,受試者須要就這些不同的形狀來選擇這個形狀是否出現過來填寫量表(1=絕對是 到 4=絕對不是),受試者的分數準確性反映了形狀再認的正確分數及正確拒絕分數,是用來測試空間記憶的問卷。

4.The short Penn Line Orientation Test (sPLOT) 來測量空間處理能力。實驗顯示在一個角度的兩條線,並要求受試者按按鈕來轉動一條線至到它與另外一條線的角度相等,測試複雜的認知能力。

5.the Penn Matrix Reasoning Test (PMRT),這個實驗透過呈現須要幾何學的類推能力及反差原則推理能力的矩陣來評估非語言的推理能力,測試複雜的認知能力。

實驗結果:
結果顯示,習慣性午休者在注意力表現方面比起其他長度午休者或無習慣性午休者更能持久地維持注意力。除了注意力表現方面,習慣性午休者(<5天/星期)在空間記憶方面的工作與中度習慣性午休者(3-4天/星期)相比,明顯擁有更快速的反應速度。雖然如此,習慣性午休者在空間記憶方面的準確性與其他長度的午休者並沒有明顯的差別。此外,在非語言推理能力方面,習慣性午休者擁有最好的預測準確性。

隨著習慣性午休者於白天嗜睡程度的減少,我們可以預設這個實驗的受試者擁有更有效的午休休息,並減少他們的午休癖好及讓他們從午休中得到最大的益處。依據睡眠長度,只有適中性的午休長度(31-60分鐘)在注意力工作的反應速度及準確性上有明顯的增加。

個人建議: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睡午覺的確有益身心,譬如,可以減輕壓力、降低心髒病發作、提高專注力等。為了更有效地恢復精力,我們可以進行有效午睡(Power nap)的短暫睡眠法。有效午睡與躺在床上睡午覺不同,只要閉上眼睛不動,就能透過這種休息消除疲勞及睡意,是種有效的恢復大腦法。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有效午睡效果就能夠迅速恢復注意力及專注力。

最後,現代學生的課業及活動繁重、精神壓力大,為了能更好地集中精神上課及應付課外活動,我們不妨在午後小睡一會,除了消除疲勞,也能讓人看起來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因此,同學們記得把握時間,讓自己短暫地養精蓄銳喔!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4/180425195621.htm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父親的愛是對人格發展的最大影響之一

我們往往都會覺得與母親比較親近, 與爸爸比較尊敬有距離感. 母親為小孩付出的愛及培養的感情常被看重為孩子發展最需要的唯一一件事. 難道在孩子發展上, 父親真的是無貢獻的嗎? 研究發現父親的愛反而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擁有重大影響. 


父親的愛與母親的愛一樣,也為孩子的發展有了很多 - 有時甚至更多 - 的貢獻。 這是對父母對於孩子的排斥和接受態度進行一項新大規模分析研究的許多發現之一,研究發現對於塑造孩子至成年後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

無論任何種族,文化和性別上的差異,世界各地的兒童和成人 - 在被照顧者對於自己有拒絕感時, 都會傾向於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作出回應. 

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36項研究共涉及10,000多名參與者,發現在被父母拒絕時,孩子往往感到更加焦慮和不安全,並且對其他人更加敵視和積極。被父母或照顧者拒絕的感受, 特別是當它發生在童年的一段時間 - 傾向於長大成人,使那些作為孩子時而被拒絕的成年人與他們的親密伴侶形成安全可靠的關係變得更加困難。這些研究是基於對兒童和成年人對其父母在童年期間的接受或拒絕程度的調查,再加上關於他們自己性格傾向的問卷。

談到父親的愛與母親的愛,來自500多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這些兒童和成年人的父母經常會或多或少會有相同的接受或拒絕程度,期中一位家長拒絕的影響- 通常是父親 - 可以比其他人還帶來更大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對於兒童和年輕人可能會更關注他們認為具有更高人際關係或聲望的父母。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覺得她的父親有更高的威望,那父親可能在孩子生活發展中還母親更有影響力。

這些研究重點就是, 父愛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父親的愛的重要性應該有助於激勵許多男性更多地參與培育兒童保育。此外,廣泛認識到父親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影響應有助於減少學校和臨床環境中常見的“母親責怪”的發生率。



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6/120612101338.htm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開動前的神秘儀式-為什麼人們沉迷於為食物拍照





  清脆的拍照聲在下午茶餐廳內此起彼落,手機螢幕上出現一張張擺盤精緻的美食,復古典雅的燈光撒在可頌酥脆的表面上更顯得可口欲滴。如果自己點的餐點在朋友拍好之前就開動破壞了美景現場還可能招來白眼,猶如一種神秘儀式。不過你知道嗎?最近有研究發現幫眼前的食物拍照竟然還真的會讓它變得更好吃,這其中有什麼奇妙的魔法呢?
  
  分別任教於聖喬瑟夫大學和聖地牙哥大學的兩位學者,尚恩.寇羅和摩根.蒲對於近年來社群軟體上分享食物照片驚人的增加趨勢感到好奇,於是他們想研究消費者對食物做出的評價與為其拍攝的照片consumer-generated imagesCGI之間的關係。
他們設計一系列的實驗,包括:
1.    讓不同實驗參與者分別為美食與健康食物前拍照,然後實際食用後為其評分。
2.    同樣的餐點但是分別為加上強調其「美味」或者是「健康」的敘述,同時讓實驗參與者在品餐點前拍照,然後實際食用後再為其評分。
3.    讓實驗參與者閱讀一篇關於近年來國人有關飲食健康的報導後,讓實驗參與者為健康食物 拍照,然後後實際食用後再為其評分。
研究團隊根據每組皆約120名左右的參與者進行的實驗成果指出,那些會在開動前拍照的人們傾向給予眼前的食物更高的評價,不過要注意的地方是這個效果僅存在於那些人美食,而非健康食物上(實驗1.2.);然而在參與者在意識到他人的健康飲食習慣的狀況下,即便是健康食物,為其拍照也會使它感覺更好吃(實驗3.

  「在我們為食物拍照時,也同時製造食物入口前的短暫空檔,而這短暫的空檔會讓我們內心對於品嘗美食的慾望更加增長,進而在真正吃到後得到更大的滿足。」尚恩.寇羅補充道「美食愛好者想要記下眼前餐點所帶來的視覺饗宴,尤其時那些讓人感到幸福(卻不見得健康)的食物。不過另一方面,當人們在品嘗健康食物時,也會想要讓大家知道自己也是"養生一族"的一員。這份心情也會透過拍照而讓人更願意去吃它,感覺味道上也因此變得更好。」他表示,這些現象除了顯示消費者幫食物拍照的行為所帶來的意義與效果,同時也很值得讓餐廳拿來做為市場行銷運用。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日,很多人喜歡在開動之前拍下眼前的食物,上傳到社群網站前別忘了還要套上美美的濾鏡,看起來才會更加誘人。不過原來拍照不只有留下回憶和與親友分享的功能,也真的能夠讓美食變得更加美味。現在我們終於能夠理直氣壯地告訴朋友幫食物拍照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甚至耳聞在某些女僕餐廳中有種讓食物變好吃的咒語也不用再羨慕,因為讓食物變美味的魔法道具就在自己的手上!
 

-


參考資料:
S Coary, M Poor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33 (1), 1-8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想要有個聰明的孩子? 那試試減少糖的攝取吧!


「軟糖」的圖片搜尋結果

        任何有著甜味的東西似乎都是孩子們無法抵擋的誘惑,甜甜的糖果還有汽水跟蛋糕都能喚起孩子們的笑顏,孩子們開心的樣子也使父母感到滿足,但是....你是否心裡也會擔憂過多的糖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問題? 蛀牙或是肥胖?還是........孩子的認知能力?


糖類的過量攝取似乎不只是和肥胖等健康問題有關
       
        當提到吃太多糖造成的危害時,我們想到的或許是肥胖及蛀牙等這類的健康問題,但是其實過量的糖也會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造成影響,過去的動物研究就已經發現了糖分以及高糖高油的西式飲食與較低的認知功能有關,除了動物研究,在人類研究方面,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孕婦也和子女較差的認知功能有所關聯。


        
 ---- " 那麼沒有糖尿病的孕婦對糖份的攝取也會對子女的認知能力有關聯嗎 ? 那如果是兒童期攝取的糖分呢 ? "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及梅里馬克學院研究者們產生了這些疑惑 。 ----


 
除了糖,別忘了還有零卡飲料中的代糖

         為了進一步了解先前研究的結果, 研究者們除了想進一步探討產前母親以及子代的糖份(果糖與蔗糖)的攝取狀況及童年早期集中期的認知能力間的關聯之外,也對於代糖飲料及水果與兒童認知能力的關聯性進行了研究。



縱貫研究來解答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營養學系與公共健康學系及梅里馬克學院(Merrimack College)健康科學學系的研究團隊人員針對在 1999 到2002年間"Project Viva"ª這項縱貫追蹤的研究計畫中1234對母子的攝食狀況問卷資料(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將母親孕期期間及兒童的白開水 低卡汽水 普通汽水 果汁 水果 此幾類食物的攝取數量依哈佛大學的食物營養成分資料(the Harvard nutrient composition database)換算出糖份攝取量。

       關於參與計畫者子代的認知能力的發展狀況,則是由研究人員分別在兒童前期與中期時各進行兩次的測量:
  • 兒童前期: 使用的是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the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third edition,PPVT-III)與視覺動作能力測驗(the Wide Range Assessment of Visual Motor Abilities,WRAVMA)來了解接收語言視覺動作的能力。

  • 兒童中期: 使用了前述的WRAVMA之外,還有第二版的卡夫曼簡短智力測驗(the Kaufman Brief Intelligence Test,KBIT-II)及記憶與學習測驗(the Wide Range Assessment of Memory and Learning)來了解語言及非語言智力視覺記憶的能力。
        
         研究團隊為了瞭解糖分攝取與認知能力的相關性而進行了稱為多變項線性迴歸模型的統計分析後發現了幾項結果。



孕期與兒童期的糖份攝取與孩子的學習記憶
         

  1.      孕期的糖分攝取對子代的影響 :


  • 母親孕期攝取較多代糖飲料及普通汽水等蔗糖飲料與子代較差的認知功能有關,例如:解決新問題的非語言能力 / 空間記憶 / 詞語記憶 / 語言與非語言智力 / 學習能力。
     2.       兒童期不同糖分的攝取造成的影響 :

  •  兒童對含糖飲料的攝取則與兒童中期較低的語言智力有關。
  •  兒童前期的果糖和水果兩者的攝取則和較佳的認知能力有關聯。
  •  水果的攝取特別和較佳的視覺動作(兒童早期)與語言智力(兒童中期)相關,但是果汁卻與認知能力的促進無關,水果會之所以和高認知能力有關的原因應該不是水果中的果糖。
       這些結果也呼應了相關的先前動物研究:早期過度的糖分攝取造成了老鼠腦部海馬迴與前額葉腦區的損害。

    

不想影響寶寶以後的學習記憶?記得飲食要注意 !
        
        寶寶出生前應該要限制蔗糖的攝取輛,還有代糖飲料也要避免,不要覺得代糖飲料不是糖就當作解饞的替代品,而家中的兒童也要少喝含糖的飲料,可以多吃一些水果。



ª "Project Viva"此項縱貫計畫的目的是希望能藉由了解孕婦產前的飲食及其他因子來促進母親與孩子的健康狀況。



Reference:
1.Pregnant moms and their offspring should limit added sugars in their diets to protect childhood cognition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4/180419130943.html

2.Juliana F.W. Cohen, Sheryl L. Rifas-Shiman, Jessica Young, Emily Oken. Associations of Prenatal and Child Sugar Intake With Child Cogn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8;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女子們注意!濃妝艷抹並不會讓妳看起來更有領導能力!




(一早在公司廁所)
小艾:「喔?小美你怎麼在補妝?也太濃了吧」
小美:「等等要面試主管接班人,我想看起來更有領袖特質!!」


給愛化妝的你
炎炎夏日,臉上上了個濃妝常常令女性們覺得很累贅,更不用說要提前多早起床才能成就一個完美的妝容。化妝是一種禮貌,同時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但是女生們,你們會因為想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領袖氣質,而畫了一個厚厚的大濃妝嗎?如果答案是「是」的話,請聽我仔細說明!



出乎意料的結果
英國蘇格蘭2018年的實驗發現,女性化妝的濃淡程度對於她們是否「看起來」具有領導能力,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研究的結果竟然是:畫越濃的妝,妳看起來越沒有領袖特質。

在這個實驗中,168人被邀請觀看同一位女性為了參加社交活動而化妝的16張照片。16張照片中包含素顏,也包含有上妝的臉,而上妝的程度是經由電腦有系統地慢慢增減。在觀看照片的同時,受試者也要評價每一張臉讓人們感到具有「領導人的特質」的程度。

結果發現,168人中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同時認為上妝越濃厚的臉,越難被視為領導人,並且越濃厚的妝得到的負面評價越高。



顛覆傳統印象
研究的負責人華金博士(Christopher D. Watkins)說:「先前在職場中的人們普遍的觀念是:化濃妝會讓女性們看起來更具主導能力,更可以顯現出領袖特質。」但是今天研究的結果卻是與我們的觀念完全相反的。

常常在面試或者剛要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會到網路上搜尋「適合職場的妝容」,跳出來的台灣新聞卻一直強烈建議大家要畫正妝,女生們或許可以參考這個研究,在每一個要提早很多時間起床化妝的早晨,問問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化大濃妝呢?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女性夥伴,也記得告訴她,適當化妝就好,不然效果反而會跟她想像的不一樣喔!


參考文獻
Esther A. James, Shauny Jenkins, Christopher D. Watkins. Negative Effects of Makeup Use on Perceptions of Leadership Ability Across Two Ethnicities. Perception, 2018; 030100661876326 DOI: 10.1177/0301006618763263

圖片來源

https://mua.com.hk/化妝教學-學習不同國家的眉型第一回-日本篇/

從事體育鍛鍊比起身體較衰弱的人有更高的專注力















  回想那時熱血的歲數,下課時急忙衝向運動場,只為了那一場十分鐘的球賽;下午第一節課,為了多待那十分鐘的夢鄉,遲遲不肯撕開與課桌緊貼著的臉。

  為何經過了激烈的碰撞、運動後,專注力卻比享受了許久的午覺後要來得好,天天運動的人,卻比起沈浸在舒適的室內,享受悠閒生活的人而來的有專注力呢?

運動習慣影響專注力與判斷力?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研究者們針對長時間進行體育鍛鍊的人與沒有鍛鍊習慣且身體素質較低於一般的人們的專注力是否有明顯的差距進行了實驗。他們找來了28名男性,14名格拉納達大學,平均19.5歲且體能水平低於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所提出的標準;11名平均20.7歲且體能水平較高的年輕人;和3名格拉納達大學體育活動與運動科學學院的學生。

  在一連串的體能測試並隨機分配受試者後,他們會進行專注力與觀察力的實驗:

  1. 警惕實驗:螢幕上會出現一個圓圈,每秒以極小幅度順時針填充,受試者必須及早發現圓圈有在被填充,約一分鐘後若受試者都沒有發現,螢幕上便會出現「您並未作答」的文字訊息。
  2. 時間定向實驗:螢幕中央會出現一秒的灰色方格,以及長或短的紅色指示線,以提示受試者在較長或較短的時間內會出現英文字母「O」。受試者必須在共三分鐘的實驗時間內即時反應每一次字母的出現。
  3. 持續時間辨別實驗:螢幕會分別出現紅色或白色的「@」,受試者必須在時間內盡快分辨並作答。


  實驗後發現,對於身體素質較低的受試者,實驗的結果會明顯低於其他組受試者;但有進行身體鍛鍊及體育專科的學生而言,實驗的結果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此有進行身體鍛鍊的人,其專注力及認知能力普遍會高於一般未進行鍛鍊且身體素質較差的人。

改變,從健康的習慣開始

  別讓「運動會增加疲勞感,多休息才能養精蓄銳」的想法成為了你怠惰的藉口。專注力能幫助提升讀書效率、工作表現,更能使你的生活散發出不同以往的繽紛風貌。煩惱自己為何總是無法專注、成天渾渾噩噩時,不妨走出戶外,讓自己的身體「放風」,感受一下運動帶給人生的好處吧!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4/130410082159.htm
圖片來源:http://www.mandatory.com/living/747759-tabata-get-fit-burn-fat-four-minutes

假設的情境真的能和現實情況相提並論嗎?




大部分的讀者應該都有聽過「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此難題在道德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中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範式。在此難題中,每個參與者會被要求去想像:在一個情境中,有五個人被綁在鐵軌上,而火車即將撞上他們,在此同時,你可以選擇拉起控制桿,讓火車跑另一條有一個人被綁在上面的鐵軌。
但這種假想的情況,真的可以對比現實情況嗎?

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的Dries H. Bostyn教授以及他的同事Syben Sevenhant Arne Roets找了300名的受試者去探討「現實情況和假想情況間的落差」。

實驗方法: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成兩組,每一組都會填寫關於電車難題的線上問卷,第一組會在填寫問卷的一至兩個禮拜後到實驗室進行真實的仿電車難題情況,然而第二組依然是在線上填寫對於仿電車難題情況的看法。仿電車難題的情境是實驗者將老鼠分成兩個籠子,裡面分別是一隻老鼠和五隻老鼠,在五隻老鼠的籠子上裝有電擊器。受試者會被告知老鼠將會承受疼痛但不會造成傷害的電擊,並可以選擇拉起控制桿,將電流導至一隻老鼠的籠子,讓五隻老鼠不受到電擊。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的老鼠會遭受到電擊。

實驗結果:
結果顯示,第二組線上假設情境的人,選擇被動選項,也就是拉起控制桿並將電流導到一隻老鼠的籠子的機率,是第一組真實情況的兩倍。而在比較第一組人員在線上問卷填答和真實情況的選擇之後,得出人們的真實決策偏好和假設情況的決策之間並沒有正向關聯。

結論:
道德問題在近年來變得很火熱,兩方的正反論點都有人支持,然而最重要的並不是哪個才是最正確的,而是當事情真實發生後,人們的選擇會是什麼。在假設的情況內,選擇變得很自由,因為我們不需要活在該選擇中,不會受到太多社會的約束。然而當真實情況時,去做「對的選擇」的壓力會大得多。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news/science_society/

正念冥想能幫助焦慮嗎?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tw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 fight with everyday. A few years ago, after years of suffering and fighting off my issues I wa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by my psychiatrist.  Anxiety, another problem which I also have has been something I struggle and sometimes wish would give me a break from the attacks that occur more often than usual. Exams, pressure and daily stressors of life all contribute to my anxiety attacks which sometimes cause me to lose hope in alternative methods of reducing my attacks. I’ve stayed clear from antidepressants and modern medicine as I’m awar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dependency that it can cause for someone who battles with any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ve found solace in alternative methods of treating these two problems and this article has brought much needed light towards a method I’ve found to help me in not one but in many ways of reducing my attacks and bouts of depression; meditation. In ancient medieval times, meditation has existed long before many of us existed. It has been deemed as a perfect remedy for people who are stressed, or going through problems which they need a break from. It promotes tranquility, clarity and much needed relaxation which can help people or persons like me feel at ease and calm.
This article shows how meditation can help anxiety; a form of therapy which I can happily say has helped me in my times of need and has assisted in giving relief for my anxiety. John J. Durocher, Ph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hysi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onducted a study on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heir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an hour of meditation participants who were apart of this study experienced low anxiety results after one week of medit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our mind and or body by targeting the areas which are mainly affected by anxiety and which could cause other medical problems for persons who experience things like stress and other contributing factor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arterial stiffnes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 be increased by traumatic life events, job strain, depression, temporary anxiety and long-term proneness to anxiety. John J. Durocher stated "participants had reduced mechanical stress on their arteries an hour after the session. This could help to reduce stress on organs like the brain and kidneys and help prevent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Fourteen (14) aged 24 and older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but high levels of anxiety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research.  Factor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was measured such a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ortic blood pressure (blood pressure in the aorta, specifically) and arterial stiffness. The 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 was used and participants endured a 60 minute guide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session. Baseline aortic pulsatile load (aortic pulse pressure x heart rate) and BAI were assessed approximately one week prior to th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session during a study orientation. Aortic pulsatile load was assessed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and 60 minutes after th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session. Anxiety was also assessed 60 minutes following meditation. The single mindfulness session reduced aortic pulsatile load from 2008±108 to 1730±85 a.u. immediately after meditation (p<0.01). The reduction in aortic pulsatile load was maintained 60 minutes post-meditation (1729±99 a.u.; p<0.02). The BAI scor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60 minutes post-meditation compared to baseline (15±1 vs. 11±2; p<0.02). After this experiment, researchers noted that, person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meditation exercise continue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s a form of therapy and they have stated that it has brought relief to their problems. Results show that a singl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session can help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ose with moderate to mild anxiety.
 Researchers also noted that, this type of meditation’s main focus point is on breathing and awareness of one's thoughts which is crucial when trying to help lower levels of anxiety. Durocher believes that this method can help improve and design anxiety therapies and other related problems which people may experience.  
In conclusion, most people find it difficult to meditate because the brain is habitually distracted, passing from one thought to the next. It gets caught up in the past, in thought-stories, or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 all because, among other things, it wants simply to be satisfied and seeks seemingly never-ending fulfillment, usually through the senses. Meditation time is not intended for 'normal thinking', it is in fact, time away from this habitual response to our desires for the 'next and better thing' and an attempt to be truly in the present moment, from where the brain can rest and be able to improve its overall function.  Anxiety and other relate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situations which we try to find alternative means and measures to combat apart from the use of modern day medicine. Meditation is an effective tool and has assisted and worked for years for many people in all areas of their lives. While it may sound easier than done, finding peace and control in our lives isn’t just for people with anxiety but it should be a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as a means and measure of promoting our well being. As Daisaku Ikeda said “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peace. Peace is the most basic starting poin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