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佔了大多的主導地位。因此在談論過去的情緒經驗時,母親會直接影響到兒童對情緒的用語、情緒理解與思考能力,並且還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發展。那麼母親與兒童談論關於情緒經驗的對話時,會因為兒童的性別而有不同的用語嗎?有一個臺灣的研究團隊就對這個現象產生了興趣,一起來看看研究的結果將可以如何幫助社會與家庭對孩童的教育吧!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為了減少其他干擾因素,以家中有42至54個月獨生子女的家庭作為研究對象,找來了20對母子、20對母女,並請母親引導孩童,談論過去曾經共同經驗的「快樂」、「難過」、「生氣」和「害怕」等情緒事件。研究者根據這些對話內容,計算對話中表達情緒的詞彙,以及分析母親與孩童述說事件時的情緒類型。
◎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無論是對男孩、或是對女孩談話的時候,母親在使用情緒字詞的數量上面,並沒有產生差異。
不過,有趣的是,在面對男孩的快樂情緒時,母親會想要更進一步瞭解原因,用提問的方式延續話題;在男孩提到害怕的情緒事件時,母親則是會協助澄清,並且提供指導。然而在和女孩談話的時候,母親會特別在提及難過情緒時給予指導;講到生氣情緒事件時,則是大多聚焦於人際關係上的討論。
◎結論與建議:
可以發現,雖然在研究中母親和子女的詞彙量不因性別有異,但重視的情緒是有差別的。
不過,這個研究的設計是讓母親與子女依據四種具體情緒經驗談論,並非自在地談論情緒,對於要推論到自然情境中,仍然有其限制。而且本研究對象是獨生子女,對於家有手足的幼兒而言,母親對其子女的情緒用語,是否也會如同研究的發現,都是需要再進行長期追蹤深究的。
情緒的處理機制也會受到性別社會化的影響,然而在社會的刻板印象之下,不同性別的孩童,可能就因此在處理情緒的學習上產生差異,進而被鼓勵往某方面發展或是壓抑了。
所以呢,我們應該平衡並且關注女孩和男孩正、負向情緒的社會化機制;從家庭來看,照顧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習以及習慣於情緒的表達,也會對於子女的人格健全發展有所幫助喔!
◎編輯團隊:阮氏里、盧智媛、楊茹蘭、伍真瑱、方瑜瑄、黃健坤、陳思瑩
◎資料來源:
王珮玲、邱貞瑜、胡中凡、黃于庭(2015)。母親與子女對過去情緒經驗談話的性別差異。教育心理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46(3)377-3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