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是一種與大腦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疾病,症狀常常會在6到12歲時開始出現,症狀包含「容易分心、難以專注、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等。相信大家對於這種疾病皆有所聞,但是即便是醫療科技進步的現今,仍然無法確定罹患ADHD的確切原因,各界的研究仍如火如荼進行中。
而今天要特別介紹一篇非常特別的研究《探討ADHD兒童的母親之歸因基模》。本篇研究跳脫大部分著重在神經學上研究,專注於探討「周遭環境」對ADHD兒童的影響,尤其想關注的是「父母的影響力」,比如父母在面對ADHD孩童時的管教方式、家長管教信念和目標、家長管教經驗等等。而這篇研究選擇從「母親」的影響力出發,是我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
而究竟為什麼會選擇以母親與ADHD小孩的影響力為主題呢?這次我們特別請教到本篇研究的作者林君昱教授替我們解答這個核心問題。選擇以母親為研究對象有兩個理由。第一是考慮到時間、人力資源,所以先將研究對象鎖定在母親這一塊。而為什麼會首先選擇母親?是因為相較於父親,大多數母親與兒童的互動相對較頻繁,但教授表示未來也希望能專門做一篇探討父親影響力的研究。
而今天要特別介紹一篇非常特別的研究《探討ADHD兒童的母親之歸因基模》。本篇研究跳脫大部分著重在神經學上研究,專注於探討「周遭環境」對ADHD兒童的影響,尤其想關注的是「父母的影響力」,比如父母在面對ADHD孩童時的管教方式、家長管教信念和目標、家長管教經驗等等。而這篇研究選擇從「母親」的影響力出發,是我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
而究竟為什麼會選擇以母親與ADHD小孩的影響力為主題呢?這次我們特別請教到本篇研究的作者林君昱教授替我們解答這個核心問題。選擇以母親為研究對象有兩個理由。第一是考慮到時間、人力資源,所以先將研究對象鎖定在母親這一塊。而為什麼會首先選擇母親?是因為相較於父親,大多數母親與兒童的互動相對較頻繁,但教授表示未來也希望能專門做一篇探討父親影響力的研究。
這項實驗共有150位台南國小孩童的母親參與,在實驗過程中,這些母親必須分別填寫1、「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BDI-II)」:測量憂鬱程度;2、「貝克焦慮量表(BAI)」:測量焦慮程度;3、「干擾行為歸因問卷-家長版(DBRS)」:評估、鑑別兒童不同的干擾行為;4、「家庭情境問卷(HSQ)」:評估不同家庭情境中兒童及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普遍性及嚴重度;5、「行為歸因問卷」:測量對孩童行為的歸因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行為歸因問卷」是由林君昱教授的研究夥伴--黃惠玲教授,指導研究生自編的問卷,實驗中受試者被隨機分派為兩群填寫A卷或B卷。A卷作為實驗組,以ADHD孩童的行為作為基礎,讓家長進行歸因;B卷作為對照組,則以正常孩童的行為作為基礎進行歸因。從因果軌跡、原因的整體性、原因的穩定性、兒童對行為的控制性四個向度進行評量
實驗結果顯示,在因果軌跡的向度上,相較於負向行為,家長傾向將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歸因為外在因素;整體性向度上,相較於兒童的不注意行為,家長對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也傾向歸因為特殊情境事件;穩定性向度上,家長對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歸因的穩定度低於對正常孩童的行為歸因,過動衝動行為的穩定度則較高。整體結果顯示出:「兒童的 ADHD 診斷」會影響家長的歸因,甚至引導母親對兒童的負向行為做個人歸因。
成果總結
這次的ADHD研究,堪稱是一次跨領域的合作。研究人員運用的除了對於ADHD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有操作fMRI,並將其應用於實驗上的技術,這增加了研究本身的時間成本。「就變得是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在實驗中,提供fMRI技術支援的林君昱教授說:「像是實驗設計、分析這些,要花蠻久的時間。」
一個研究者很難樣樣精通,大部分會在自己的專長不斷深入。因此需要仰賴合作,將自己的專業和研究主題作結合,並持續學習新的技術。針對學生和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合作,林君昱教授依據他豐富的合作經驗分享他的心得:「第一還是跟人最有關係,像是個性合不合、興趣合不合,所以即使人家很厲害,但是個性合不來還是沒什麼用。」
除了上述的問題以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也最關心的,恐怕是ADHD孩子的教養。目前尚有許多紛雜的聲音,提出各不相同的教養方式,甚至我們在新聞上也時常可以看到這些議論。例如:父母該如何和孩子的師長溝通、該不該讓孩子吃藥來控制ADHD的症狀等。這些爭辯未有定論,不過大部分家長們對ADHD的狀況已經有粗略的了解。「我覺得現在階段有點像『意識到』」林君昱教授說:「本來家長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在至少可以在生氣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因為孩子是ADHD就這樣對待孩子?」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快樂的成長,但在管教模式上卻很難確定怎麼做才是好的。如果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有ADHD的症狀,就很難避免將孩子貼上標籤。不過這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把孩子在生活、課業上的狀況歸究於症狀,反而比較容易體諒、同理。而比起找出解釋一切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做到的或許還是體諒和同理吧!
指導老師:林君昱助理教授
訪談:沈子皓、張宸愷、林子珊
逐字稿:鄭仲倢
文稿:陳葶芸、方聖叡、謝政融
指導老師:林君昱助理教授
訪談:沈子皓、張宸愷、林子珊
逐字稿:鄭仲倢
文稿:陳葶芸、方聖叡、謝政融
參考資料:
李于欣 、黃惠玲 、林君昱 、胡中凡 、陳佳如 、楊延光、(2012)探討 ADHD 兒童的母親之歸因基模:http://udd.ord.ncku.edu.tw/ezfiles/78/1078/img/508/1000024.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