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如何有助於ADHD孩童的記憶表現?



小時候在班上應該會遇過總有一兩個同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不停的插嘴打斷上課時間、或者起身走動難以長時間的待在座位上、又或者是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容易感到挫折而攻擊他人。這些在學校生活和課業方面比較有問題的孩童,可能都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為什麼他們會有這些行為呢?可能是他們的認知能力在某方面較我們不同。國立成功大學的林君昱老師與他的研究生就找來了幾個國小生,包含14位健康的、7ADHD-I以及8ADHD-C,發現在國小ADHD-C孩童中﹝複合型,較多衝動、過動行為﹞的價值性記憶較正常孩童差。

價值性記憶
我們平常接收到的訊息這麼多,到底哪些是重要的呢?為了提升我們記憶的效率,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價值性較高的訊息去記憶,就像在上課時一樣,當老師提到那些東西會考時,我們會花比較多的心思去選擇記憶那些會考的內容。因此本研究利用選擇性記憶作業(Selectivity Memory Task)去測量ADHD孩童與普通孩童比較有哪部分的缺損。

在這個作業中,會先從大量的辭庫中選出一些字詞,考量到受試者都是國小生,因此選擇字詞時,會先分析在報章雜字頻率較高、較常出現為優先,並且確認這些字詞國小生都學過和理解。這些選出的字詞數目會超出人的記憶能力,選出後再給予這些字詞各一個分數,分數越高代表價值越高,越需要去記憶它。

最後這的作業得到的分數會算出一個選擇性指標(Selective Index,SI),也就是受試者會多有選擇性地去回憶這些有價值的字詞,根據林君昱老師表示:「研究中採用的計算方式是真正得到的總分除以理想分數。」結果發現ADHD-CSI較正常孩童低,表示他們會把心思放在不該去記憶的訊息上

國小生做實驗?
會不會好奇上述看似複雜的記憶作業,國小生真的知道要怎麼去完成它嗎?訪問林君昱老師後得知,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減低這樣的困擾,尤其是ADHD的孩童較容易坐不住,他們會更改實驗前的說明,使用貼近國小生的用語,把它變成像是在玩一場遊戲一樣,來增加他們作答的動機。

另一個遇到的困難是,身為大學教授平常根本很少會有接觸國小生的機會,要如何找到他們來做實驗呢?ADHD的孩童更是個問題?所以他們就只能盡量找認識的國小主任或校長發傳單下去宣傳,也為了配合他們的時間尋找空堂到國小去施測,因此找到的人數也會有所限制。看來要請小學生做實驗,不是想像中的容易呢!

研究的設計與延伸
那麼這個實驗方法,又是如何以針對此研究目的來設計出的呢?經訪談得知,這個研究是參考了Castel所發明的經典派典(paradigm)來設計,而也因為不確定究竟將這個派典適不適用於以中文來做的測試,擔心會浪費了ADHD孩童的實驗機會,因此受試者選擇了小學生跟大學生,來做為初步試驗(Pilot)的目的。

而本研究除了顯示相應的初探結論,也提到之後會使用這次的實驗材料與程序,來進一步地去探討 ADHD SI 是否真的比較差,那麼這個研究又預計會如何進行下去呢?經由訪談得知,在接續的研究中,會以正常孩童與ADHD孩童來作對照,而ADHD又再劃分為兩組,分別是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的I組,以及較容易有衝動、過動行為的C組。另外,也將在下一個研究中額外加入一組,為給予這組孩童們相應的教學或是作答策略,探究能否有適合的方法來增進ADHD孩童的選擇性記憶能力。

結果與應用
而這個研究的未來走向,除了能夠用來設計讓孩童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案,是否也希望達到什麼效果或目的嗎?林君昱老師表示,這個研究主要是跟後設記憶(metamemory)有相關,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察覺到自己使用的記憶策略是否適當,或是否有進步空間的一種能力。舉例來說,即我們在準備考試時,會去思考哪種讀書方法,比如說如何作筆記或是劃重點,才會讓我們的記憶效果發揮得更好。進行這個研究的一項期望,便是想進一步幫助擁有ADHD孩童的家庭,或是班級老師,除了能夠有指標去對於ADHD孩童的表現作出合理的預期,也希望找出真正能夠增進他們學習效果的應用策略。

另外,未來會希望這個研究成果,能夠結合臨床的ADHD個案來進行療程嗎?老師的答案是不一定,因為ADHD如今仍存在著是否該服藥與治療的爭議,然而,換個角度想,我們也不必將它看待成是一種治療,可以說它是一種復健、教學或訓練,目的都是為了幫助ADHD的孩童能夠盡情盡力地去探索這個世界。

然而回歸最原始的初衷,林君昱老師表示當初選擇進行這個研究主題的原因,是運用他本身於記憶方面的專長,與一名專長為ADHD的行醫所老師—黃惠玲老師,合作指導對於「ADHD之記憶相關」感興趣的行醫所研究生們進行探討,而現在這個研究主題被延續了下去,目前也正在進行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探究ADHD的部分。


資料來源:
廖柔涵、林君昱、黃惠玲、賴依旻、文筠心、程凡寧(2012)。ADHD的價值性記憶與腦神經活動關聯性之初探性研究
指導老師:林君昱助理教授
訪談:黃孟璇、談宇綺
撰文:邱萱、陳姿樺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緣」的構成與文化影響




     世間的一切都早有安排,只是,時機沒到時,你就不能領會,而到了
     能夠讓你領會的那一剎那,就是你的緣份了。有緣的人,在剛好的
     間裡明白應該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遲,才能在剛好的
     刻裡說出剛好的話,結成剛好的姻緣。
—— 席慕容    



        「緣」是我們朗朗上口的字,這個概念似乎也只存在華人文化社會。心心念念的緣份、愛恨糾葛交織的孽緣、一生難斷的因緣、一縷紅線牽起姻緣,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斥著「緣」,是男是女、是長是幼,都脫離不了「緣」的操弄,究竟這個「緣」是怎麼在我們的文化生根?如何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
  
徐欣萍老師分別從「文化系統層次」與「社會與文化互動層次」來探討「緣」的文化心理意義。

文化系統層次
首先,在文化系統下,她以「漢語字源」角度切入,透過對典籍與文本的分析,找出「緣」在華人文化下的傳統意涵與類別。徐老師分析的文本典籍主要有:《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康熙字典》、《辭海》等,並納入中研院語言所語料庫及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資料庫,分別從「字形」、「字義」與「字詞」梳理出「緣」的歷史意涵。
經由字形、字義及字詞的文本參考及歸類分析後,可大致先結論出「緣」的三大文化結構成份應含:
1. 與人或物的「各種關係」
2. 行為上的主動性與被動性(如:「緣」其二字源意義為「繞、圍纏」與「循著、順著、沿著」)
3. 佛教

社會文化互動層次
        招募306位臺灣的大學生,設計一份以「緣」為聯想詞的問卷,讓參與者在三分鐘內自由聯想與「緣」有關的字詞並寫在紙上,最後擷取每位參與者前14個聯想詞與進行統計分析。量化並加權處理每個詞語的數量與頻率,再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與命名,最後分類出「關係」、「機運」、「情感」、「宗教」、「生命態度」、「自然與其他」這七種類。以詞語數量多至少排序,分別為:關係、機運、情感、宗教、其他、生命態度、自然;以聯想順位的重要性排序,分別為:關係、宗教、情感、其他、機運、自然、生命態度。
        此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受測的大學生是怎麼在心中構築對「緣」的概念,藉此去判斷是不是還有文化影響的層面在。而從詞語數量與聯想順位的結果來看,「緣」與華人社會中的「關係」有所關聯,簡言之,緣是探討人際互動的重要議題與切入點,而且與華人社會文化密不可分。自然、生命態度、機運與其他可以括在「天命觀」的概念下,反映個人處世的整體心態或關注面向。

透過兩種層次的分析,徐老師試圖釐清並加強「緣觀」在「緣」與「分」雙重概念下的展現,同時也能持續重現於當代社會。徐老師推測「緣觀」應有其實質功能,且具有本土化輔導諮商實務的潛在應用價值,例如:人際情感問題處理、生涯規劃議題等等。
再者,徐老師也發現「緣觀」即便到了現代,仍保有過去的傳統面向。從本研究結果看來,「緣觀」依然保留在當代年輕族群的信念中,可見文化傳統不見得完全沒有價值,故徐老師認為:「未來本土諮商心理學家要探討的不只是文化概念的內涵而已,還要思考:到了當代社會,這些概念還具有怎樣的重要性與應用價值,這是本文想帶出的省思,而非推翻傳統文化心理之存在。」



資料來源
徐欣萍、黃光國(2013):〈大學生緣觀構念研究與對本土化諮商的啟示〉。《教育心理學報》,45(2)241-260TSSCI

撰文者/何恆維、林貝璇、洪薏雯、莊曜維、洪迎禎
指導老師/徐欣萍

隨著網路社群的演進而出現的一種新時代下的產物__E人格




  「隨著網路社會興起,人與人之間溝通或交談的訊息傳遞,已從面對面的真實互動,轉變成透過電腦網路為媒介傳輸,於是生活世界裡重要的肢體或非肢體語言,儼然已不存在於此種形式的訊息交換過程,取而代之的,是以簡短文字為主體的網路留言,而由於許多留言板具有匿名特性,連帶也降低民眾對公共議題參與的條件限制。 」「任何人只要註冊一個甚至多個帳號,就可以在特定頁面發表自己天馬行空的觀點,且幾乎不會受到任何言論規範,於是開放留言的版面也充斥著真實生活中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不明人士。」


  美國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埃利亞斯.阿布賈伍德(Elias Aboujaoude)曾從他實際對許多網路成癮者的治療經驗中,提出所謂的E-人格(E-personality),並認為這可能是許多現代人在無意識中所逐漸產生的新身分,並經常具有「浮誇(grandeur)、「自戀(narcissism)、「衝動(impulsivity)、「惡行(viciousness)、「幼稚化(infantile)等明顯行為特質,嚴重時還可能產生病理性的注意力缺失、網路成癮或精神解離症狀。簡單來說,E-人格就是一種線上人格(on-line personality),是相對於所謂真實生活中的離線人格(off-line personality)而言。

 
  徐欣萍教授與他的團隊,也藉由一個實例的觀察,來探討網路留言的詞語習慣。他們嘗試以「語藝批評方法」進行研究初探,此方法主要應用在網路文化研究領域,偏重人文取向且關注非常態個案,是一種「非干擾式」的研究方法。
  以某知名入口網站的新聞頁面留言作為分析場域,隨機選取一名截至20121212日中午12:00為止,以固定帳號進行留言的總數達2000筆以上者,分析其過去一週間的留言內容與選擇留言的新聞主題。結果發現,此案例一週內322則留言中,有諸多充滿浮誇、自戀、衝動、惡行與幼稚化的用字遣詞,並缺乏自我反省與留言禮節、常見脫口而出的自言自語、語氣刻薄嘲諷、不喜用標點符號與斷句等等。
  若再對322則留言文字進行初步內部分析,可發現案例的留言具有以下特性:1.性暗示、多髒話;2.多簡短一行文,少數兩行以上,無標點符號;3.具明顯政治立場與感興趣主題;4.不錯過焦點話題(見獵心喜);5.直覺反應。而案例不斷複述出的價值觀,也就是其幻想主題為:1.自己高人一等,別人是蠢蛋;2.性幻想;3.反對他人是王道,但自己不能接受被人反對(我才是對的)。
  顯見E-人格的五大特徵確實展現在此觀察案例身上。


  E-人格除了影響了網路使用者自身外,更可怕的是,也連帶影響到網路世界中的每一份子。而最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這種原本就隱藏諸多危險因子的E-人格,根據阿布賈伍德醫師的說法,「這些人格傾向會在不知不覺間偷渡到我們的離線生活裡……我們在離線生活中的人格狀態也會越來越仿同自己在線上化身的樣子」 。


  當今的社會,因為暴露在網路時間太長,當使用網路與真實生活緊密結合,網路就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生活,就沒有當初網路是「虛擬」世界的概念了,我們現在已習慣快速,當手機擁有太多功能,也出現了網路成癮的問題,我們完全離不開手機,花費太多時間在翻看網路平台;網路上有太多刺激,人們偏好簡短的發言,連稍微長的文都看不下去,不願意深度思考。徐欣萍教授形容這種情況是「集體弱智化」,如果offlineonline人格有區別,就像一般情況下自我在調節本我與超我,而我們在網路上多半是本我的展現,自我卻在這時候消失了。如何培養自己有好的媒體識讀能力,建立好的E人格是未來可以持續研究的目標。





小組成員: 

 陳家騏 胡瑋珊 林芝羽 陳育慈 王麒瑋

 參考文獻:

E人格是否存在?從網路留言的詞語習慣談起:一個實例觀察

徐欣萍(台灣大學心理所博士生/曾擔任中學輔導教師)
 

 



為什麼媽媽跟女兒對話用詞和兒子談時不一樣!母親與子女談論情緒的性別蹺蹺板


  一般來說,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佔了大多的主導地位。因此在談論過去的情緒經驗時,母親會直接影響到兒童對情緒的用語、情緒理解與思考能力,並且還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發展。那麼母親與兒童談論關於情緒經驗的對話時,會因為兒童的性別而有不同的用語嗎?有一個臺灣的研究團隊就對這個現象產生了興趣,一起來看看研究的結果將可以如何幫助社會與家庭對孩童的教育吧!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為了減少其他干擾因素,以家中有42至54個月獨生子女的家庭作為研究對象,找來了20對母子、20對母女,並請母親引導孩童,談論過去曾經共同經驗的「快樂」、「難過」、「生氣」和「害怕」等情緒事件。研究者根據這些對話內容,計算對話中表達情緒的詞彙,以及分析母親與孩童述說事件時的情緒類型。

◎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無論是對男孩、或是對女孩談話的時候,母親在使用情緒字詞的數量上面,並沒有產生差異

  不過,有趣的是,在面對男孩的快樂情緒時,母親會想要更進一步瞭解原因,用提問的方式延續話題;在男孩提到害怕的情緒事件時,母親則是會協助澄清,並且提供指導。然而在和女孩談話的時候,母親會特別在提及難過情緒時給予指導;講到生氣情緒事件時,則是大多聚焦於人際關係上的討論。

◎結論與建議:

  可以發現,雖然在研究中母親和子女的詞彙量不因性別有異,但重視的情緒是有差別的

  不過,這個研究的設計是讓母親與子女依據四種具體情緒經驗談論,並非自在地談論情緒,對於要推論到自然情境中,仍然有其限制。而且本研究對象是獨生子女,對於家有手足的幼兒而言,母親對其子女的情緒用語,是否也會如同研究的發現,都是需要再進行長期追蹤深究的。

  情緒的處理機制也會受到性別社會化的影響,然而在社會的刻板印象之下,不同性別的孩童,可能就因此在處理情緒的學習上產生差異,進而被鼓勵往某方面發展或是壓抑了。

  所以呢,我們應該平衡並且關注女孩和男孩正、負向情緒的社會化機制;從家庭來看,照顧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習以及習慣於情緒的表達,也會對於子女的人格健全發展有所幫助喔!



◎編輯團隊:阮氏里、盧智媛、楊茹蘭、伍真瑱、方瑜瑄、黃健坤、陳思瑩

◎資料來源:
王珮玲、邱貞瑜、胡中凡、黃于庭(2015)。母親與子女對過去情緒經驗談話的性別差異。教育心理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46(3)377-399。 

孩子過動症,媽媽頭好疼!該怎麼看待ADHD的孩子?


  
甚麼是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是一種與大腦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疾病,症狀常常會在612歲時開始出現,症狀包含「容易分心、難以專注、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等。相信大家對於這種疾病皆有所聞,但是即便是醫療科技進步的現今,仍然無法確定罹患ADHD的確切原因,各界的研究仍如火如荼進行中。

  而今天要特別介紹一篇非常特別的研究《探討ADHD兒童的母親之歸因基模》。本篇研究跳脫大部分著重在神經學上研究,專注於探討「周遭環境」對ADHD兒童的影響,尤其想關注的是「父母的影響力」,比如父母在面對ADHD孩童時的管教方式、家長管教信念和目標、家長管教經驗等等。而這篇研究選擇從「母親」的影響力出發,是我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

  而究竟為什麼會選擇以母親與ADHD小孩的影響力為主題呢?這次我們特別請教到本篇研究的作者林君昱教授替我們解答這個核心問題。選擇以母親為研究對象有兩個理由。第一是考慮到時間、人力資源,所以先將研究對象鎖定在母親這一塊。而為什麼會首先選擇母親?是因為相較於父親,大多數母親與兒童的互動相對較頻繁,但教授表示未來也希望能專門做一篇探討父親影響力的研究。

研究怎麼做?

   這項實驗共有150位台南國小孩童的母親參與,在實驗過程中,這些母親必須分別填寫1、「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BDI-II)」:測量憂鬱程度;2、「貝克焦慮量表(BAI)」:測量焦慮程度;3、「干擾行為歸因問卷-家長版(DBRS)」:評估、鑑別兒童不同的干擾行為;4、「家庭情境問卷(HSQ)」:評估不同家庭情境中兒童及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普遍性及嚴重度;5、「行為歸因問卷」:測量對孩童行為的歸因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行為歸因問卷」是由林君昱教授的研究夥伴--黃惠玲教授,指導研究生自編的問卷,實驗中受試者被隨機分派為兩群填寫A卷或B卷。A卷作為實驗組,以ADHD孩童的行為作為基礎,讓家長進行歸因;B卷作為對照組,則以正常孩童的行為作為基礎進行歸因。從因果軌跡、原因的整體性、原因的穩定性、兒童對行為的控制性四個向度進行評量
  
  實驗結果顯示,在因果軌跡的向度上,相較於負向行為,家長傾向將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歸因為外在因素;整體性向度上,相較於兒童的不注意行為,家長對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也傾向歸因為特殊情境事件;穩定性向度上,家長對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歸因的穩定度低於對正常孩童的行為歸因,過動衝動行為的穩定度則較高。整體結果顯示出:「兒童的 ADHD 診斷」會影響家長的歸因,甚至引導母親對兒童的負向行為做個人歸因。

成果總結

  這次的ADHD研究,堪稱是一次跨領域的合作。研究人員運用的除了對於ADHD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有操作fMRI,並將其應用於實驗上的技術,這增加了研究本身的時間成本。「就變得是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在實驗中,提供fMRI技術支援的林君昱教授說:「像是實驗設計、分析這些,要花蠻久的時間。」

  一個研究者很難樣樣精通,大部分會在自己的專長不斷深入。因此需要仰賴合作,將自己的專業和研究主題作結合,並持續學習新的技術。針對學生和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合作,林君昱教授依據他豐富的合作經驗分享他的心得:「第一還是跟人最有關係,像是個性合不合、興趣合不合,所以即使人家很厲害,但是個性合不來還是沒什麼用。」

  除了上述的問題以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也最關心的,恐怕是ADHD孩子的教養。目前尚有許多紛雜的聲音,提出各不相同的教養方式,甚至我們在新聞上也時常可以看到這些議論。例如:父母該如何和孩子的師長溝通、該不該讓孩子吃藥來控制ADHD的症狀等。這些爭辯未有定論,不過大部分家長們對ADHD的狀況已經有粗略的了解。「我覺得現在階段有點像『意識到』」林君昱教授說:「本來家長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在至少可以在生氣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因為孩子是ADHD就這樣對待孩子?」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快樂的成長,但在管教模式上卻很難確定怎麼做才是好的。如果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有ADHD的症狀,就很難避免將孩子貼上標籤。不過這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把孩子在生活、課業上的狀況歸究於症狀,反而比較容易體諒、同理。而比起找出解釋一切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做到的或許還是體諒和同理吧!

指導老師:林君昱助理教授
訪談:沈子皓、張宸愷、林子珊
逐字稿:鄭仲倢
文稿:陳葶芸、方聖叡、謝政融

參考資料:
李于欣 、黃惠玲 、林君昱 、胡中凡 、陳佳如 、楊延光、(2012)探討 ADHD 兒童的母親之歸因基模:http://udd.ord.ncku.edu.tw/ezfiles/78/1078/img/508/1000024.pdf